不久前,“2016—2018年度无机化工科技奖”颁布,蓝伟光团队研发的纳滤膜提锂新工艺获得了技术发明奖。
这不是蓝伟光第一次获奖。
自上世纪90年代与“膜”结缘,各种奖项和荣誉便纷至沓来,他也借由相关技术和产品,成就了亿万身家。
而今,身为厦门大学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的蓝伟光,将目光投向末端净水。“不仅要让公众喝上放心水,更要让水安全意识深入人心,这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他说。
使新加坡实现“另一次独立”
上世纪80年代,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后,蓝伟光被分配到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任助教。
彼时改革开放潮起,这位身处经济特区的年轻人跃跃欲试。3年后,蓝伟光果断“下海”,可他不仅没赚到“第一桶金”,还狠狠地摔了个跟头。苦苦支撑半年的面包厂,终因资金紧张与人员流失破产了。
而后,蓝伟光在1991年赴新加坡留学。
作为一个人口密集、淡水资源有限的岛国,水源供应是困扰新加坡的一大难题。为解决水危机,新加坡一度将目光转向四周的海洋,希望借助高新技术实现海水淡化。但以相变为核心的蒸馏淡化技术,成本高且可能带来严重的能源问题。
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时,蓝伟光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:用不涉及相变、能耗较低的膜分离工艺取代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。在此后的研究中,蓝伟光发现,用膜技术回收净化废水的成本和能耗比海水淡化要低,处理起来也更方便。蓝伟光由此入手,成功研发了基于膜分离过程的“新生水”生产工艺。
通过6.5万次以上的测试,“新生水”水质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,成为新加坡“四大水喉”之首。更重要的是,“新生水”的成功研发,使新加坡摆脱了对马来西亚水源上的依赖,外界誉之为“新加坡的另一次独立”。
那一年,蓝伟光28岁。
白手起家造出“中国膜”
博士毕业后,蓝伟光在新加坡一家水处理厂做到了高管,而后回国创业。
这次,蓝伟光选择在最熟悉的膜科技领域创业。32岁的他在厦门火炬创业园创办了三达膜科技(厦门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三达膜科技),白手起家研发“中国膜”。
上世纪90年代初,基本没人知道“膜”的概念。与传统过滤不同,膜可实现料液在分子范围内的分离、纯化和浓缩。蓝伟光率先将这新型膜分离技术引进到国内,并把它命名为纳滤技术。
蓝伟光说,因为我国分离纯化的工艺与装备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巨大差距,当时国内医药化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,远低于国外龙头企业。
面对这一现状,蓝伟光研发了一系列基于膜分离过程的医药化工产品生产新工艺,并为客户量身定制差异化的膜分离设备,使之与上下游工艺相整合,形成了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分离纯化解决新方案,从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、降低资源消耗的目的。
为拓展市场,蓝伟光每天开着小皮卡,载着实验设备到各家药厂,免费帮它们做分离实验。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,曾不被认可的“膜”技术,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。蓝伟光团队在国内率先将纳滤技术应用于医药、食品、化工等领域,并将超滤、纳滤和连续离交技术耦合一体,综合运用于维生素C、青霉素的生产,帮助传统工业实现分离纯化升级改造。
2003年,三达膜科技经重组后在新加坡上市,时年39岁的蓝伟光成了厦门家喻户晓的创业模范。
把更多精力放在水科普上
自小长在农村的蓝伟光,至今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。
那时,农民一喷洒农药,田里就有死鱼出现,小伙伴们会把它们捡回家解馋。每当这时,蓝伟光的母亲总会说:“鱼都能被毒死,田里的水会流入溪河,这水还能喝吗?”
这些片断,让他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特别敏感。
蓝伟光说,早些年,由于对污染危害的认知不足,导致一些半衰期长、难以分解的化学物质被排入水中。而自来水厂传统净水工艺,即便经过提升改造,也对这些污染束手无策。
进一步说,即便水厂出水达标,经过绵长的输水管网及管理欠佳的高楼水箱,到了住户的水龙头,自来水的安全性也难以保障。
怎么办?蓝伟光认为,必须通过终端净水、末梢把关的方式来确保饮水安全。
2008年,蓝伟光团队研发出无机陶瓷纳滤膜芯,远超当时被广泛使用的反渗透膜滤芯的性能。
这一技术,荣获2016年度厦门市专利奖唯一的一项特等奖,随后又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;以此为核心开发的真净水装置,则获得了由科技部、生态环境部等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。
但“膜”术非魔术,让水真正变干净并不容易,更不容易的是水科普。现在,蓝伟光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科普和建言上,“改变观念是更难的事”。
水未净,蓝伟光说自己的脚步不会停。
(责编:何淼、熊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