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促进大脑思考。正进行决策和平复情绪的人,在温度较低的环境里自我控制能力更强,也就是说,人们不会轻易冲动。此外,人们在夏天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一般都不如冬天,主要原因就是大脑需要葡萄糖维持正常功能,外界温度较高时,大脑就需要更多的葡萄糖来保持大脑内部温度不要过高,而这会造成大脑思考等所需能量不足。
2.燃烧多余热量。人体正常体温一般是37℃左右,气温较低时,要保持体温以及吸进体内的空气湿润,这都要消耗大量热量。美国一项研究发现,在零下5℃至零下10℃的环境中徒步行走,会比在零上10℃的环境中行走多消耗34%的热量。
3.有利于控制血糖。处于较低温环境时,会使体内的“灰色脂肪(生成热量的细胞)”更为活跃,从而辅助吸收血液里的过剩葡萄糖。对于没有糖尿病者,反复暴露在低温环境会刺激其胰岛素分泌更为活跃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,低温天气时保持室外活动的孕妇,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低于温暖天气中的孕妇。
4.减轻过敏症状。很多过敏症是由花粉引起的,冬天空气中传播的花粉较少,因而部分患者在冬天症状会减轻。但如果患者是霉菌过敏,冬天症状可能会加重。
5.睡得更香。人将要进入睡眠状态时,体内核心温度会有所下降。夏天这一过程需要两个小时。冬天外部温度偏低,体内核心温度下降的速度会快得多。
6.不易感染。冬天虽然流感病毒肆虐,但研究显示,人体免疫系统在冷天更活跃,因而抵御感染的能力也更强。
7.心脏功能更强。冷天使血液循环减慢,心脏要更积极地工作,以便把血液及时输送到身体各处,从而保证正常体温。冷天进行户外活动,可增强心脏功能。要注意的是,运动会升高血压,脑部供氧量下降,并且增加心脏负担。若有心血管疾病,冬天运动要谨慎,不要做剧烈运动,且时间不要过长。
(孙开元)